本报电(泽成)近日,中国省级“双碳”指数2022—2024年度评价报告在京发布。本次评价报告表明,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展现出强大韧性,对外坚守气候承诺,对内积极引导各省区市全面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正稳步推进。
报告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再上台阶。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2025年一季度,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累计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与此同时,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车行驶在中国,截至2024年底总数超过3000万辆。在新能源车渗透率方面,海南、广西、天津位居前列;而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则在新能源车保有量上领先。中国经济的电气化进程迅猛,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9倍,新能源+电气化,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条可行路径。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新开两展
本报电近日,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相继推出“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和“为政以德——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礼乐教化——北京孔庙祀典文化展”分为“虔奉先师——祭孔历史沿革”“礼备乐和——祭孔祀典制度”“济济多士——孔庙祭祀人物”三部分,通过精选的图文史料、历史文物以及场景再现、多媒体等形式,系统梳理与展示绵延2000余年的孔庙祀典文化。作为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精心打造此项专题常设展览,在国子监广业堂长期向公众开放
“中国东部地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新三样’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江苏省芯片、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山东省在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方面也有显著发展。”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京津冀在“区域气候行动力指数”评价中领跑,长三角和粤港澳紧随其后。各区域体现出不同的发展侧重与特色:京津冀在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和政策与机制创新方面表现突出,长三角则在区域协同水平方面更具优势,而粤港澳地区具备更高的能源低碳化水平和产业转型优势。
基于评价报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研究室主任阳平坚建议,要全国一盘棋推进碳达峰,坚持目标导向,落实国务院碳排放双控及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要求,为“十五五”设定总量控制目标并推动向省级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