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见习记者 李志
点外卖时,您是否注意到袋口那张小小的贴纸?它被称为“食安封签”,如同给外卖加了一把“安全锁”,既保障了配送途中的食品安全,也封存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中,湖南省正式推广使用“食安封签”,转眼已半年有余,落地执行情况如何?记者日前就此展开调查。
“食安封签”推广使用不平衡
近3个月以来,记者在省城长沙五一商圈、四方坪、大学城等区域随机走访了32家外卖店铺,并通过网络平台随机购买北辰三角洲、富兴时代广场、五一广场等区域28家店铺的外卖,以了解“食安封签”推广使用情况。
在泊富广场“盛香亭”热卤店,店员边打包边向记者展示统一设计的封签:“每单必贴,这是硬性规定。”在五一商圈、中山亭核心地段,记者走访了10余家连锁品牌餐饮店,发现“食安封签”使用已铺开。这些店铺大多配备了统一定制的封签,部分店家还将封签设计与品牌形象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识别。
然而,记者在四方坪夜市和大学城附近走访时,发现这些街边小店封签使用情况截然不同。“忙起来可顾不上贴封签。”大学城一家热卤店老板边用塑料袋打结,边用订书钉固定外卖单,他坦言,“这样也挺牢靠的。”“我常点外卖,发现品牌连锁店和有堂食的店往往有那纸封签,而大多小店还是老样子。”刘女士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这一说法在记者后续的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实地走访的32家店铺,有17家使用“食安封签”,其中11家位于核心商圈。
相关数据证实了这一差异。今年第三季度,全省使用“食安封签”的经营主体新增22858家,较上季度增长14%,其中餐饮集中街区、重点商圈新增使用6793家,“食安封签”使用率达52%。数字清晰地勾勒出食安封签推广使用不平衡现象。
“三大心态”阻碍封签普及
江西银行被央行罚款106万元 违反信用信息采集等规定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0日讯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近日公布的江西省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时任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赣江新区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徐某、时任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赣江新区分行客户经理周某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责任。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处罚款人民币106万元,对徐某处罚款人民币1万元,对周某处罚款人民币1万元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食安封签”正逐步渗透全省餐饮行业,但推广进程仍受多重因素制约。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省总体使用率已提升至41%,但在中小商户中明显遇冷,普遍存在“太麻烦”“没必要”“有顾虑”三种心态。
“太麻烦”:新增环节增加负担。在四方坪一家奶茶店,记者看到店员正用透明胶带快速封贴外卖包装。当问及为何不使用“食安封签”时,店员从抽屉里翻出积灰的封签卷解释:“用胶带更方便,这个太麻烦。”有此心态者甚众。小商户往往人手紧张,高峰时段订单密集,贴签步骤被视为拖累效率,而采用透明胶带、订书机等操作更为便捷,成为他们的首选。
“没必要”:惯性思维难以打破。在中山亭街巷里的一家餐厅,老板对“食安封签”一脸茫然。记者出示样品后,他拿起订书机反问:“用这个不一样吗?还更省事。”将传统封口方式与专业封签画等号的认知并非个例。中山路一家烤鸭店老板直言:“从来没出过事,也没顾客投诉,何必多此一举?”“无事即安全”的思维定式,让商家缺乏改进包装密封方式的动力。
“有顾虑”:封签反成投诉“导火索”。更令人担忧的是,本应搭建信任桥梁的封签,在个别商家反而引发了新的信任危机。有商家吐露:“那纸封签很容易翘边破损,顾客反而觉得有人动过,竟投诉我们!”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一家曾因封签破损遭投诉的面包店老板,如今采取的应对方式是用订书钉在袋口钉三次,“至少不会因为封签问题被冤枉”。
助力“无签不售、不送、不收”
如何让这把“安全锁”真正锁住食品安全?走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关于“封签提质”的声音。针对封签易破损、难开启等问题,不少商家直言:“如果不增加成本,能改进封签材质,我们更愿意使用。”市民韩女士则从消费者角度提出期待:“订书钉封口,易伤手,胶带太难撕,希望封签既安全又方便。”这些建议指向封签设计既要保证密封性,又要便于开启;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确保质量。
“要让商家切实看到封签的价值。”一位连锁餐饮门店负责人指出,“除保障食品安全外,完好的封签实际上是企业形象的展示窗口,能够增强消费者信任感。”长沙某螺蛳粉品牌的试点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50余家门店,外卖订单占比60%,试点使用封签后,包装破损投诉减少20%,客诉率累计下降32%,平台评分提升0.6分。这一效果还带动其他品牌咨询封签使用。
业内人士认为,“食安封签”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使用,需要多方协同推广。外卖平台可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使用流程、提供必要激励;监管部门应完善标准规范,建立更清晰的纠纷处理机制;餐饮商家当转变观念,将封签使用视为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一环。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行业协会和外卖配送员,应积极推动“食安封签”落地,切实履行各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职责,促进网络餐饮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倡议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到“食安封签”推广使用中来,让“订外卖、看封签”成为消费习惯,加快形成“无签不售、无签不送、无签不收”的消费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