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冰镇水”

在空调房吹着冷气、吃着雪糕享受清凉的你,是否好奇古人是如何避暑的?

炎炎夏日,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战国早期的曾侯乙铜鉴缶颇受关注。这件铜鉴缶由方鉴、方缶组合而成,缶置于鉴内。从功能讲,它是古时的冰箱,使用时,在方缶里面盛酒,鉴与缶的缝隙中可用来盛冰,以达到冰酒效果。除了可在祭祀和宴飨时冰镇酒,也可用来保鲜食物。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说:“这反映了在2400多年前,古人已经很好掌握了用冰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对自然冰的开采、运输和储存的难度可想而知,青铜时代先民的智慧由此可窥一斑。”

湖南岳阳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培育开发良种——小小栀子插上科技翅膀

庭院前,种了10多年的栀子树上,雪白的花瓣凋落,枝头上果实累累,频频迎风点头。

这件铜鉴缶,也是一件设计精巧的器物,底部是四个昂首张口的小怪兽,怪兽虽小,但装满了酒和冰之后承重没有问题,说明这件青铜器的制作技艺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

除了“冰箱”和冷饮,竹席、竹扇、丝绸衣服、瓷枕也是古人消暑必备品。

湖北荆州望山一号楚墓就出土有战国竹席;荆州马山一号楚墓则出土有战国竹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保存完好、年代早的彩漆竹扇。不少博物馆还收藏有瓷枕,“又冷又硬”的瓷枕,是古人解暑降温、缓解燥热的“入梦神器”。(湖北日报记者  海  冰)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