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孟境源是天合光能全球客户服务部门的一员,2022年加入这家光伏“大厂”后,他从光伏行业“小白”逐渐成长为助力全球减碳的践行者。入职半年即被公司外派主持海外项目,他在40多摄氏度高温、13级风暴、跨文化沟通等诸多挑战中挑起“大梁”。谈及职业理想,孟境源坦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从行业的“nobody”成长为“somebody”。
“收到天合的offer时,当然是开心。”孟境源从日本读书毕业后来到天合光能,他说:“毕业前夕赶上全球能源危机,我当时第一次听说‘光伏’。光伏是中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天合光能在全球光伏行业算得上大厂,在天合工作,像是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据孟境源介绍,天合光能被称为“零碳工厂”,到2024年(二季度)已经向全世界出口了225GW的光伏组件,相当于在全世界种165亿棵树的减碳量。
入职6个月后,孟境源被外派到印度,解决一个产品的维修监管。当时正值印度的夏天,特别热,地表温度达40多摄氏度。断断续续的停电,让开空调在当地成为一种奢望。“祸”不单行,孟境源团队还遇到13级的大暴风,宿舍的屋顶都被吹跑了。如此艰苦的条件,孟境源却乐在其中,他把他的经历分享在朋友圈,“看起来挺享受,好像还挺欢乐。”
特写推动科技创新 民盟盟员书写农业新篇章
菌丝也能做成皮革。
良好的心态,帮助他更好地推动工作进展。比如施工推进得比较慢了,他就会去买一些零食、冰镇饮料,跟印度工人们吃顿饭,项目中的一些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活泼开朗的性格不仅给他的工作助力,也让他在同事间收获了好人缘。工作初期,同事们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专业知识;出差时,叫睡懒觉的他起床……
2024年5月,孟境源回到台湾,开启了5个月左右的服兵役生涯。台湾朋友争着向他询问:“大陆高铁是不是那么快,大陆有没有商场、肯德基、麦当劳。”孟境源建议大家多到大陆看一看走一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要像之前“茶叶蛋”“榨菜”谣言一样,被一些媒体误导。
孟境源之所以如此了解大陆,是因为在他五六岁时,其父亲到南京创业,他便和妈妈、哥哥一起,从台湾来到大陆,定居南京。
如今他工作在江苏常州,他表示,大家都是江南城市,文化没有大的不同,人也非常友善。
从宝岛青年到成为站在时代风口的践行者,从行业“小白”到挑起工作的“大梁”,孟境源说自己不再是一个“NPC ”(路人),在更有可能在未来,自己将成为这个领域的“PCC”(有作为的人),而他在大陆奋斗的故事,正是两岸青年抓住时代机遇,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的见证。(卢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