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日前,宁夏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需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围绕“一河三山”基准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宁夏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逐级分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全区1753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42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决不突破。同时持续优化耕地布局,逐步调整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北部引黄灌溉平原区,除牢牢守住优质耕地外,还要有序将流向其他农用地的耕地优先恢复耕种。”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部干旱草原区,主要以推动零星耕地、草地整合优化、集中连片的方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南部黄土高原区,则将因地制宜推动园地、林地、草地“上坡”、耕地“下坡”,实现耕地布局优化。宁夏还将严格耕地保护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新春走基层|草莓品质高 莓农效益稳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草莓品质高 莓农效益稳
火红的腊月,京郊大地年味儿越来越浓。对于本地时令水果稀少的北京来说,红红的草莓与春节的氛围相融,历年来都是消费者在春节前夕争相购买、采摘的宠儿。
1月24日(农历腊月廿五),记者在昌平区兴寿镇的鑫逸农场设施草莓温室里看到,这里…
宁夏还将健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加大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除推进青铜峡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外,优先将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并持续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防治,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途径。另外,将分步实施盐碱地改造利用,查清全区盐碱地资源状况,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梯次推进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有机质提升行动,着力推动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双提升。
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一环。宁夏将坚持“以补定占”,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同时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耕地为辅,严禁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内新开垦耕地,严重沙化土地、河湖管理范围及生态移民迁出区等区域原则上也不作为补充耕地来源。(记者 张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