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式现代化为南非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启示——南非官员谈访华见闻
新华社记者白舸
今年5月,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选派24名政府官员赴华,深入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返回南非后,代表团成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南非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此次中国之行让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议会副议长姆马巴托·滕贝说,中国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全国上下的协调统一,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该省经济发展、旅游与环境事务厅绩效监测与评估处主任斯邦赫莱尼·宗迪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的跨越式发展,并在科技领域持续进步,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各级政府的务实高效治理。
宗迪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发展目标制定、政策实施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党政协同机制确保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和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我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
记者7月5日从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获悉,作为我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截至7月4日的累计产气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首个累计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
当前,南非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社会问题,推动普惠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南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失业率达32.9%,其中15至34岁青年群体失业率高达46.1%。
宗迪说,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为南非提供了有益借鉴。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户、因地施策提供帮扶措施、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推进科技扶贫等创新做法,为南非实现203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提供了可行路径。
南非司法部战略政策司主任卡尼亚内·马蒂贝对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印象深刻。她认为,这一政策“不仅推动了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更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她指出,如何治理非正式定居点已成为南非的一个棘手难题,中国经验值得借鉴,以此来系统推进住房保障与教育、就业等基本民生工程的协同发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中国科技赋能的治理实践令代表团成员深受启发。
马蒂贝对中国政务服务的集成化与智能化印象深刻。她认为,南非可以借鉴中国的“一窗通办”等创新做法,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数字化转型。
南非公共服务委员会服务交付与合规评估办公室主任卡门·多明戈-斯瓦茨说,中国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建设智慧城市、打造电子医疗服务平台和共享政务数据方面形成许多创新实践,为破解南非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南非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斯瓦茨说,南中两国在推进治理体系改革、促进普惠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具有广泛共识。
“中国的发展成就是长期战略规划和政策连续性的必然结果。”宗迪说,非洲各国应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学习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