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如何成为“咖啡之城”?

贵州省贵阳市正成为海内外咖啡爱好者地图上的“新坐标”:不产一粒咖啡豆,却遍地咖啡馆;不产一粒咖啡豆,却盛产“咖啡冠军”……

坐拥3000多家咖啡馆,成为中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孕育众多咖啡界的国际和国内赛事冠军的贵阳,被网民誉为中国“咖啡之城”。贵阳市咖啡行业协会首届会长卢源日前接受中新社专访,解密贵阳如何成为中国“咖啡之城”。

中新社记者:不产一粒咖啡豆,却盛产“咖啡冠军”,贵阳何以成中国“咖啡之城”?

卢源:贵阳今天被更多人看见并认可,是一群咖啡人互相精进共同深耕的结果,是长期积累的必然。

我从自己最熟悉的咖啡烘焙切入,用烘焙术语解释一下贵阳咖啡的现在与未来。

在日常咖啡烘焙中,有三个核心阶段,我认为,每个阶段的逻辑,都与我们当下的处境、未来的方向高度契合:第一是脱水阶段。这是咖啡生豆默默积蓄能量的过程,就像过去我们每一位咖啡人日复一日扎根岗位,认真打磨技艺、积累资源,看似平凡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贵阳咖啡的破圈攒劲蓄力。

从价值与工具维度优化网络统战工作

从早期互联网的信息宣传,到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的全面展开,网络统战工作实现了从边缘地带向核心领域的跨越,成为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亟待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探索,从价值维度与工具维度双向切入,开辟行之有效的路径。要以网络为载体,深化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理念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下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理念宣传教育活动,帮助统战对象全面、深入地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切实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第二是转黄后的美拉德反应阶段。这是咖啡风味与口感的关键形成期这正对应着当下的贵阳咖啡:我们迎来了市场的关注、政府的扶持,更需要稳稳接住这份热度,而咖啡协会,就像一台“全热风烘焙机”:既能承接各界的关心与资源,又能将其转化为恰到好处的助力。

第三是一爆后发展阶段。一爆后的烘焙参数,直接决定咖啡最终的口感平衡:调整时间与温度,能做出浅烘的明亮果酸、中烘的突出甜感、深烘的醇厚干净。我们要为每一位从业者定制烘焙曲线——让小而美的精品独立馆守住格调,让中型连锁品牌拓展影响力,让精品咖啡烘焙工厂打磨品质,让贵阳从业者坚持品质坚守美味,也让贵阳咖啡百花齐放。

中新社记者:众“咖”云集的贵阳如何续写“冠军咖啡”故事?

卢源:截至目前,贵阳市注册的咖啡馆数量已超过3000家,密度达约2000人/家,成为中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贵阳咖啡业者要专注精品咖啡的赛道,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赢得竞争和挑战。贵阳咖啡业既有“小而美”又有“新且奇”,将咖啡与贵州农特产品相结合特调出更多新品,融入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打造新玩法。“咖啡+文旅”让贵阳的咖啡资源未来有更多被开发的可能。

中新社贵阳电 张伟/文

(0)
上一篇 17小时前
下一篇 6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