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持续引燃消费热情

今年以来,首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各地积极开设首店,助力商业热度提升,掀起消费热潮。

比如,今年前5个月,北京新增落地首店近400家,累计举办首展、首演、首秀等活动近200场;上海新增首店365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全国及内地首店62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9.7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全方位扩大内需,把提振消费摆在突出位置。随着消费者需求转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首发经济成为各地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众多城市将开设首店作为首发经济的重要引擎,在提升城市活力的同时,进一步带动消费增长,推动新产品、新业态发展。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开设首店能持续引燃消费市场,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从消费端来看,首店作为品牌在特定区域的第一次亮相,天然带有话题属性,尝鲜心理点燃消费者打卡热情。从品牌策略来看,首店已经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高能级首店的布局往往伴随着资源倾斜,比如限量款产品、定制化服务或沉浸式场景设计等,这既能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又能为商品或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曝光平台。

加速构建脑机接口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脑机接口横跨脑科学、神经工程、微电子、人工智能、材料学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其复杂性决定了单一技术的突破难以支撑全产业链的繁荣。长期以来,该领域存在布局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协同、技术转化周期漫长的痛点,亟待构建一个多层次、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其中既有参天乔木——领军企业支撑产业骨架,也有灌木丛——创新型中小企业填补细分赛道,更需要阳光雨露——“政策+资本”滋养

政策支持更为首发经济发展护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3月份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比如,4月份,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首发上海3.0版)新增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项措施、延续实施七项,共有十项支持政策,从展会支持、通关便利、财政激励等多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品牌选择上海作为全球首发首选地。

谈及如何在流量之后留住消费者,付一夫认为,尽管“首店首发”火热,但要摆脱昙花一现的窘境,需从“短期流量”转向“长期价值”运营。首先,需建立持续创新的机制,品牌应定期更新产品或服务,通过高频次的内容迭代维持消费者关注度;其次,需深入挖掘所在城市的文化基因,将地域特色融入品牌表达,避免同质化,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最后,各地可推动首店与周边商业、文旅资源联动,通过跨界合作扩大客群覆盖,形成“首发生态圈”,让消费者的一次性打卡转化为持续性消费。

谈及如何进一步发挥“首店首发”的提振带动效应,刘向东建议,各地应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包括开发地域特色IP产品,将非遗、老字号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精准匹配城市气质,构建风格适配的首店业态等。

付一夫认为,通过差异化布局,可以让“首店首发”成为拉动区域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对于北京、上海这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聚焦高能级首店,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对于成都、西安等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可主打“特色场景+首店”模式,推动首店与文旅IP联动,形成“文旅+首店”的独特竞争力;对于深圳、杭州等创新型城市,应侧重“科技+首店”的融合,打造“未来生活体验场”等。(刘萌)

(0)
上一篇 2025年8月9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