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优化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政协协商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有助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政协直面基层群众,积极探索将联系机制充分嵌入政协协商实践之中,打造“真联系·不一样”工作品牌,形成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多样化、机制化、经常化格局。

在助力丽水革命老区共富中联系服务。丽水市政协采取“政协+部门”“委员+专家”的模式,深入基层,联系服务山区共富。比如,2023年全市开展“双千双促”活动,即千名委员联系帮扶千户低收入农户,促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全市两级政协1700余名委员联系帮扶320个行政村,推动项目落地391个,助力解决实事、难事900多件。

以调研为基础联系服务。丽水市政协制定《政协丽水市委员会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实施办法》,推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民生难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在推动建章立制中联系服务。一是构建以调研、协商和谈心促联系的制度机制。重点构建以协商活动联系界别群众(围绕协商主题开展联系)、以视察考察调研联系界别群众和以谈心交流联系界别群众等三种制度机制。二是健全委员考核评价机制,以优化考核助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三是健全委员履职工作制度体系,形成“政协常委会—专委会—委员—界别群众”的工作链条,提升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的制度化水平。

在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中实现多层联系服务。重点强化民生议事堂、委员会客厅、委员工作室“三个平台”建设。目前,丽水全市民生议事堂建设覆盖所有乡镇(街道),10家委员会客厅为海归人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网络作家、侨商侨眷等20多类人群提供了专门的联系渠道,191家委员工作室架起了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桥梁。

英国友人柯马凯: 许多中国人冒着危险帮其他国家人民

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和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在会上说,应该多讲一些中国人冒着危险帮助其他国家人民的故事。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是柯马凯的另一重身份。1939年,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争取海外援助,宋庆龄与国际友人共同在香港发起创建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

结合以上创新实践及成效,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优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

在地方政协工作品牌建设中优化联系机制。首先,扩大界别群众联系的范围,促进委员与民众交心、交情、交智、交力,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界别群众主动联系政协委员,深入了解公共政策。其次,提高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觉悟、能力,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更主动更畅通更有效。再次,提高界别群众对政协履职的兴趣与认知,形成委员主动联系界别群众,界别群众主动联系政协委员,委员与群众互动交流、双向主动的联系服务格局。

在强化平台渠道协同配合中优化联系机制。一方面,实现委员会客厅、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等驻点式常态化平台间的相互融通;另一方面,实现多渠道间协同合力,“请你来协商”、村居协商驿站、委员上门服务、委员线上会客等协商渠道,与委员会客厅、委员工作室和民生议事堂、社情民意联系点等常态化平台相配合,形成平台渠道之间效能协同的联系优化格局。

在参与重大项目活动、助力解决基层难题中优化联系机制。例如,在参与乡村共同富裕重大项目中优化联系机制,在助力解决基层新热点新焦点新问题新难题中优化联系机制,委员在助力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中提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效能。

在完善绩效考评制度中规范联系机制。实行标准化考评制度,建立完善委员个人履职档案,公开联系方式、记录履职成绩,方便政协和委员单位考评。实行综合考评分制度。考评包括考勤分、考绩分和社会评价分。综合考评分排名靠后的委员,由市政协领导进行约谈,视情告诫或按程序劝其辞去委员职务。排名靠前的委员被选为“示范委员”,发挥其带动作用。

丽水市政协课题组(本文摘自《中国政协》杂志)

(0)
上一篇 19小时前
下一篇 10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