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拆墙松绑、破旧立新: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加速推进
新华社记者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订立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专属法例,授权特区政府制定简化的法定程序。专家表示,特区政府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拆墙松绑,破旧立新,加速推进北都建设。
北都与深圳接壤,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战略发展区域,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能创造大量职位,提升生产力。李家超表示,为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北都建设务必加速推进。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北都是引领香港未来发展的引擎、是创科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合作的重要基地。当前,北都的基本规划已经出台,现在正是引入产业和重大项目的关键期,以加速香港创科产业的生态构建和发展。
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表示,施政报告在北都建设上突破较大。一是提升决策层级,“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体现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的决心;二是简化行政流程,引入快速审批制度、灵活批拨土地等,体现出改革求变的信心;三是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授权政府制订简化法定程序,体现出志在必得的意志。
科技赋能非遗新传播新展示
9月16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正式拉开帷幕。 16日起,在丹寨万达小镇尤公广场科技赋能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举行科技赋能非遗新传播新展示活动。 活动以科技赋能非遗,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实现“无界”传播
“北都建设迈出‘产城融合’实质步伐。”香港经济智库主席石柱表示,新成立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的三个工作组将分工协作,“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负责探索创新的投融资和运营模式,“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专注于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引入,“规划及发展工作组”则统筹整体规划与建设推进。通过交通网络加密与产业政策倾斜,这片土地成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界面”。
江西省旅港同乡会会长陈成炉表示,拆墙松绑是对香港传统发展模式的大胆突破,将对北都建设起到刺激作用并由此产生示范效应。无论是引入快速审批制度,以试点形式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还是以多元开发模式,推动市场参与,加速发展;或是灵活批拨土地,推动企业落户和投资,都是对当前北都开发痛点的精准施策。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黄锦辉表示,建议将“北都大学城”打造成“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特区政府可邀请有规模和研发能力的科技企业参与其中。企业前沿研发部门与大学开展合作,既能让学生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提升实战能力,又能为企业提供新思维和潜在人才,实现校企双赢,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创新协同发展。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浩明表示,北都是香港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区政府简化行政措施,降低建筑成本,设计不同的北都融资方案、容许“按实补价”等,鼓励市场参与北都发展,特别是就洪水桥商业用地施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将有助提升地产商开发及财务的灵活性,加速推动北都发展。
新田科技城位于北都的心脏地带,其中新田一带大约20公顷的创科用地将陆续交由香港科技园公司发展和营运。科技园公司表示,正就香港科技园新田科技城园区(暂名)项目进行总体规划研究,并将全力推进项目,通过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集群协同合作,建构完整的创科产业链。
陈成炉表示,正处于由治及兴关键期的香港,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双重任务。施政报告以改革和民生作为题眼,呼应了时代要求和市民期盼。作为香港未来发展的战略要冲,北都承担的不只是民生改善和科技创新,更有探索“一国两制”下特区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对北都建设,香港各界需从国家层面充分领会其价值和意义,全力支持特区政府的创新努力,以实际行动全身心投入建设和开发中,共同打开新局面、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