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村里办了服装加工厂,我成了‘上班族’,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既能照顾家又能给孩子买新衣服,日子有奔头了!”近日,走进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东石彦固村,农民王春苗喜悦地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年以来,该村通过“产业链、生态链、治理链”的“三链融合”,让广大村民的腰包更鼓、环境更美、日子更甜,用一个个鲜活的民生故事诠释了和美乡村建设。
“以前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不挣钱心里总不踏实,如今挣钱了,日子越来越好啦!”王春苗的变化是该村产业惠民的一个缩影。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广大村民一手抓高效农业增收,一手抓庭院经济发展。村庄发展起了120亩的“葡萄长廊”,从事葡萄种植的18户农民年均增收8万元。曾经闲置的宅院变成了“致富车间”,建起了660平方米的村级服装加工厂,让曾经无所事事的110名像王春苗一样的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广大村民变成了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乡亲们收入增加了,干事创业的劲头儿也足了起来。
“以前村里的坑塘就是个大垃圾场,夏天臭烘烘的,谁都不愿意靠近。”看着如今水清岸绿的垂钓园,村民苏新武感慨万千。他说:“现在好了,坑塘治好了,我每天都来钓钓鱼、散散步,比城里的公园还舒服,村庄变成了‘大花园儿’!”
为实现“生态蜕变”,该村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硬化”了全部胡同道路,种植了1.8万棵树木,让村庄披上“绿装”,安装90盏路灯点亮了乡村夜景,整治了7个废旧坑塘,成为休闲游园和生态水系,朵朵鲜花的美丽庭院映衬着粉刷一新的街景,村民“出门是景、抬头见绿”,曾经的“脏乱差”村庄变成了如今的“诗画田园”,人居环境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河北魏县:鸭梨出口持续增长
日前,河北省魏县侨联借助海外侨胞的力量,实现了“侨”链世界,助力地方特色产品鸭梨畅销海外市场,出口美国、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秋天至今累计出口量达62吨,实现了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年来,鸭梨出口受到方方面面影响,出现“断崖式”甚至“零出口”年份,大大打击了果农种梨的积极性。该县统战和侨联部门充分发挥侨界纽带作用,广泛联络海外客商,积极对接国际市场资源,扩大了当地鸭梨出口份额,提高了广大果农的收益
“以前娶个媳妇,彩礼、宴席下来得10多万元,把家里的积蓄都掏空了,还得欠一屁股债!”村民石佳雨笑着说:“现在好了,村里规定彩礼不超过5万元,宴席不超过10桌,村大礼堂还免费使用,我们结婚的时候省了一大笔钱,压力小多了!”
移风易俗是该村治理的一大亮点。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用“硬约束”刹住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歪风。同时,成立了“互助幸福院”,让60余名老人老有所乐,“重阳敬老饺子宴”传递着邻里的温暖,持续推出的“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动了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乡村治理更加顺畅,让广大村民的生活更踏实、更温暖。
一件件实事儿,是村庄产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红利,也是治理创新的成果,让每一位村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村庄“三链融合”绘就的和美乡村画卷,不仅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作者:万永强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杰(李杰 万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