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和法官一次性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前不久,一家中小企业代理人黄某在重庆市北碚区顺利完成调解后说。得益于北碚区政协、区法院协同打造的“政协+法院”调解新机制,这起800多万元的合同纠纷案,最终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
“如今,全社会法治意识逐步增强,但解纷资源在基层较为分散,导致联动化解信息对接难、矛盾纠纷化解难。”北碚区政协主席董伦说。为此,北碚区政协和北碚区法院联动探索将政协力量注入法院多元解纷体系,将法治保障与民主协商、社会协同相结合,2023年7月以来推出“政协+法院”调解新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北碚区政协共有委员269名,按照属地原则,将119名委员与17个镇街、3个园区建立包片对接关系,原则上参与属地案件调解,鼓励委员主动协调当地解纷力量共同参与调解。发挥委员行业优势,根据委员界别,将150名委员按照专业背景分为12类,与总商会、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12个专业、行业调解组织进行对接,配合人民调解员共同调解。
提案提要
扩大老年大学资源供给提案人 民进中央案由 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教育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了种类多样的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但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我们明确了17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与全区17个镇街构成一对一包片指导关系,以具有政协委员身份的统战委员和政法委员为纽带,推动形成‘一镇街一法官两委员’全覆盖的联动化解网络,将尚未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北碚区法院院长陈久红说。当地定期组织政协委员、调解员来院参加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解读、调解技巧传授、典型案例分析等。建立线上学习交流群,为政协委员、调解员提供在线答疑服务。
近日,一起委派至澄江镇审前调解的遗产纠纷案,北碚区法院通过区政协安排熟悉当地情况的区政协委员、澄江镇统战委员常正波参与调解。“该案中,一对老夫妻去世后遗留有一套农村房屋及附属建筑,其子女四人作为继承人、孙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外孙作为转继承人均要求参与分割。”常正波说,案件涉及三代人,法律关系复杂、遗产范围争议大,如果以诉讼形式解决本案可能导致当事人关系更加紧张。
常正波和跟案法官就该继承房屋的历史背景、权属变更经过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向当事人进行详细说明,最终促成各继承人放弃争执达成调解协议。成功调解后,北碚区法院还在现场召开“以案示调”调解培训会。“将个案调解、业务培训、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同步融入,由跟案法官现场指导培训,在推动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目标上联动。”北碚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刘进说。
“每一次调解都是生动的示范课,不仅学到了更多调解技巧,更增加了我们的调解信心。”常正波说,“法院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中存在的短板,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截至今年6月底,北碚区已建立涵盖269名政协委员的调解名单库,参与案件调解的委员达250余人次,调解成功932件。(姜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