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会碰撞出怎样的戏剧火花?9月18日晚,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5周年的献礼之作,原创现实主义话剧《向阳理发馆》将登陆北京喜剧院,带给观众全新答案。
该剧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由赵宁宇担任戏剧构作,王劲松任艺术总监及主演,崔建宇、徐倩编剧并参演,吴嵩担任策划及主演,杨佳音执导。在延续“京味儿”基础上,融入当代表达,通过一把剪刀串联起时代变迁下的个人成长与人情冷暖。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预订量大幅超越2024年
9月12日,飞猪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出游风向标》显示,包括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线路游等在内的假期出游商品预订量均大幅超越去年和同为8天连休的前年。截至目前,上海的中秋国庆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0%,客单均价同比去年提升5.2%,其中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89%。上海游客的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40%
《向阳理发馆》以上个世纪80年代一间在北京老胡同里的理发馆为舞台,围绕理发该不该创新展开。讲述三代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的矛盾与抉择,年轻的儿子希望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将最新的时尚潮流传递给顾客,而守旧的父亲则对此不以为然,仍坚持传统的理发手艺。顾客们对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也褒贬不一。随着情节深入,冲突矛盾升级,戏剧张力不断,深刻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以及在冲突过后承载的深刻主题。该剧以鲜活生动的胡同生活与京味笑料,小切口呈现大时代,理发馆作为时代的一个缩影,不仅是一间具象的小店,更是传统老手艺代代相传的载体。剧中新与旧观念的激烈对抗,最终是一种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执着,一种在坚守中不断创新的勇气。该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代际矛盾背后的深刻社会命题,变是时代的产物,能留下的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记忆和在这种传承精神下的创新。唯有继承传统、坚守本心,同时勇于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让文化的根脉延续,让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光彩。
京味儿特色及胡同文化贯穿全剧,搪瓷缸子、大哥大这些带上时代烙印的物件瞬间将观众带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氛围中,街坊四邻地道的京片子、喝豆汁儿等接地气儿的场景呈现了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北京形象,以理发馆经营者和消费者为代表的人物群像,个性鲜明,我们甚至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振和时代共鸣。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奋进成长和命运变化,折射出个人与时代命运同构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普通老百姓自强不息、顺应历史潮流、求新求变、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据悉,《向阳理发馆》是北京电影学院在现实主义题材不断探索的又一成果。此次将在于9月18-21日在北京喜剧院上演。作为“向阳系列”的首部作品,该剧缘起2017级进修班课堂实践作品,2018年曾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剧目在国家大剧院上演,2024年发展为资助项目。此次创演,不仅多位资深校友回归参与,还获刘亦菲、黄渤、贾乃亮等多位校友鼎力推荐。
(来源:中国网 作者:伍策 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