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证书”当休矣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则声明引发关注:有不法机构伪造“国家卫生健康委人事司技能鉴定专用章”,虚构“卫生健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公然制售“山寨证书”。这一事件折射出职业资格证书领域的乱象,再次提醒规范职业认证体系的重要性。

“山寨证书”并非新鲜事物,从早先被曝光的“速成心理咨询师”,到如今的假冒“技能鉴定”,可谓花样翻新。不法分子往往瞄准热门行业,利用劳动者提升就业竞争力、寻求职业转型的迫切心理,伪造售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让劳动者蒙受经济损失,还扰乱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损害用人单位权益,更可能因虚假资质流入健康医疗等领域而引发公共安全风险,需从监管、引导与供给等多个层面共同完善应对之策。

新车上牌“一件事”将全面推行——优化服务促进汽车消费流通

11月1日起,公安部将再推7项公安交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和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便利群众办事,促进汽车消费流通。在日前召开的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车上牌“一件事”一方面全面取消纸质凭证,公安交管部门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信息联网,共享核查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实现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另一方面,推出新车上牌一站服务,“交管12123”APP开发新车上牌“一件事”模块,集成选车、购险链接和选号、上牌等服务,实现一站办结,群众足不出户就可登记上牌。在购车环节,公安交管部门已与3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实现“新车预查验”的信息联网,与保险部门和税务机关实现车辆保险信息、发票信息的联网核查;在缴税环节,群众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链接到税务部门进行网上缴税,也可以直接登录税务部门网站办理缴税业务,缴税信息将实时交换到公安交管部门;在上牌环节,车主可在“交管12123”APP办理选号等手续,公安交管部门在网上核验合格证、保险、发票、购置税等信息

强化监管,切断源头。市场监管、人社、公安等部门可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不法机构伪造公章、虚假宣传、非法制证等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同时,动态关注新兴领域或热门行业的证书需求,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风险提示,让不法分子无所遁形。

筑牢防线,加强引导。有关部门可通过图解海报、社区讲座等方式加强宣传,普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曝光典型案例,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应提高警惕,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等官方渠道核查证书真伪。

疏堵结合,优化供给。在严厉打击非法行为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正规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优质培训资源供给。各地人社部门可推动企业、院校等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使人才评价更贴近行业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消除“山寨证书”的生存空间。(邹 童)

(0)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