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下,“共富工坊”激活乡村共富动能

天目山下,“共富工坊”激活乡村共富动能

( 2025-1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离家就几步路,每月能挣四五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联盟村“美好粿味”共富工坊内,村民邵大姐一边揉着面团,一边笑着说。

江苏如东:锚定“向海”乘风起,追“新”逐“绿”向未来

江苏如东 锚定“向海”乘风起,追“新”逐“绿”向未来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各地赵勇进徐书影站在江苏如东洋口港阳光岛的观光塔上眺望,曾经荒芜的海滩崛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码头上停靠的LNG运输船正在加紧卸货,远处海上排成队列的风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向海图强的画卷已经铺开,如东已经成为南通乃至江苏向海向新发展的重要窗口。如今,如东已建成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年均接卸量稳居全国前列;20万吨级深水航道通江达海,“十五五”时期,LNG年接卸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亚洲最大的县域海上风电场在此迎风转动,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省四分之一……资源与资本双向融合,才能将资源变现,进而通过推动产业体系创新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昌化镇以党建联建为牵引,持续推动片区组团化发展,以后营村为核心,连片带动周边孙家村、虞溪村、联盟村、后葛村等4村协同发展。通过全面整合“镇村企民”多方资源,探索建立“项目联推、服务联动、问题联解、共富联动”运行机制,积极打造“山水相依、产城相融、人文相亲”的“共富联合体”。“美好粿味”共富工坊便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工坊所涵盖的清明粿、牛蒡粿、粽子、干菜饼、玉米饼等20多个品类的小食都是由村里的巧妇手工制作,结合“线下体验+线上带货”运营模式,每年累计销售额达300万元,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临安区持续深化“共富工坊”矩阵建设,组建“部门+企业+金融+新农人”的62个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推进“一镇一区域特色”工坊集群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工坊200余个,吸引77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村民年均增收3万余元。

在高虹镇崇阳村,“江南舅舅”直播共富工坊成了“全村的希望”。工坊利用流量优势,通过电商赋能,为村集体实现由传统农业转型电商产业发展开辟新赛道。截至目前,全村有50多名本地村民通过直播增收,手机成了“新农具”,电商成了“新农活”。

从昌化镇“美好粿味”的手工烟火气,到高虹镇“江南舅舅”的直播新活力,临安的共富工坊正以多元形态扎根乡村沃土。这些扎根基层的工坊,既盘活了本地资源、激活了乡村潜能,更让“家门口就业、实打实增收”成为常态,生动诠释了“强城、兴村、融合”的深层内涵。 (本报记者邱犇)(邱犇)

(0)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