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关村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地追寻中越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革命足迹;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共青团中央与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举办越南青年来华“红色研学之旅”之“红星闪耀”研学营。研学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共谱合作新篇”为主题,200名越南青年代表探寻中越友好的红色基因,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传统友谊
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内,越南青年围聚在见证中越革命友谊的百年古树旁,感受历史的温度。
“能够来到胡志明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我非常激动。”在胡志明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前,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常委、胡志明共青团山罗省委书记琴氏玄章久久驻足。1938年、1966年,胡志明曾两次访问延安,与当地军民一同参与生产劳动,并用中文写下“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题词。
志同道合、守望相助的红色情谊,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这样的红色研学之旅意义深远。”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委员、越南祖国阵线—政治团体团委书记阮一灵说,希望通过此次研学,年轻一代能以前辈为楷模,传承红色基因。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讲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古朴而庄重的建筑陈设诠释着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涵;歌舞剧《延安!延安!》再现峥嵘岁月,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越南青年企业家黎德兴表示:“走进延安,我深切感受到了‘艰苦奋斗’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真实可感、令人敬佩的力量。”
“越中两国拥有共同的红色基因,承载着深厚的革命传统与互信互助精神,凝结着双方共同走过艰难革命征程的宝贵记忆。”越南广治省祖国阵线委员会青少年和共青团事务部副部长范氏青蓝表示,“面向未来,双方肩负着共同使命——传承弘扬这份珍贵遗产,推动两国繁荣发展与人民幸福。”
“两党两国不断巩固‘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推动双边关系进入合作更加深入务实的新阶段。”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胡志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裴光辉表示,“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铭记历史,更要以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把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在创新与奉献中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感知发展脉动 汇聚奋进力量
调研中国智慧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成果……此次研学之旅,青年代表们多角度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
“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在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玉器展厅内,西北大学埃及籍讲师艾小英不禁感叹。日前,来自全球13个大河流域国家的15名国际青年代表,受邀参加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首届“国际青年长江行”活动。国际青年们先后走进荆州博物馆、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荆州市楚绣坊,欣赏精品文物、学习文保知识、体验非遗技艺
从农业技术、乡村振兴到电子商务、绿色经济,在延安大学举行的中越青年对话会上,两国青年广泛探讨合作前景。“从热烈的交流气氛中,我感受到了两国青年对创新创业的共同渴望。”越南交通运输大学学生会主席瞿德成说。
越南同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庄崩—统一区域青年企业家分会副会长阮庭俊发曾在10年前访问中国,中国企业家的务实态度、专业精神与创新思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经济合作是巩固越中关系的坚实桥梁,也是双方深厚友谊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阮庭俊发说。
越南广治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阮友龙表示,越中两国应发挥地理位置相近、产业互补性强、文化交流频繁等优势,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深化经贸联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越南青年代表们对此高度关注,高质量发展、绿色创新等话题成为他们讨论的焦点。越南岘港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阮中值表示,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释放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信号。“越南可以把握机遇,与中国在高新技术、可再生能源、物流交通和供应链等领域加强投资和交流合作。”
越南西原绿色服务贸易生产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郑俊杰表示,越中两国在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两国青年企业家合作面临“黄金机遇”,“越中青年企业家必将携手为区域和世界的绿色未来创造价值”。
激活文化共鸣 书写青春华章
在中越青年对话会上,两国青年围绕“红色文化价值探索与青年传承”“网络新媒体助力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的传播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发掘两国共通的人文底蕴、激起两国友好的文化共鸣。
越南青年音乐制作人阮陈黄盛曾多次与中国歌手合作作曲,将中国戏剧、越南特色韵律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他表示,青年是文化传承的先锋力量,“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交流、培训活动,让两国文化在相互尊重与紧密合作中传承发展”。
穿上中国传统服饰,站上秦腔舞台体验长袖翩然;漫步大唐不夜城,用镜头记录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的恢宏;驻足兵马俑前,感受跨越千年的历史厚重……通过此次研学,越南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中越地理相连、文化相近、民心相通、制度相同、命运相关。研学期间,中越青年的心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拉近。越南青年对中国影视剧、网络文学等文娱业态展现出浓厚兴趣;当他们谈起越南特色美食、跳起越南流行歌舞时,同样得到了中国青年们的热情回应。这份跨越国界的情感共鸣,是中越友谊最鲜活的印证。
越南电视台主持人范公素表示,越南和中国都秉持重视家庭、崇学尚德、尊重劳动、仁爱互助等文化价值观,“两国青年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越中之间增进理解、深化合作的纽带,将携手用青春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包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