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经济如何“破圈”?杭州拱墅向“新”而行
( 2025-10-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
本报记者 张 璇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自隋唐以来,运河之上舟楫如织、商旅不绝,奠定着这片土地历久弥新的繁华。如今,拱墅区持续领跑商圈经济新赛道。
2024年拱墅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10.9亿元,总量居浙江省区、县(市)经济榜第一。面对高基数,拱墅区商圈经济如何再次“破圈”,持续实现消费提质扩量?
赛事引流 燃动商圈新活力
不久前,每逢周末夜晚,武林广场都被“楼BA”篮球赛的拼抢与欢呼点燃。自进入正赛阶段以来,128支来自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社区邻里的队伍在此角逐“武林球王”。
在距离球场不远处的“武林吨吨节”同样人潮涌动,来自全国的45个冰饮品牌吸引市民驻足品尝,周边商场也借势引流,延续火热人气。
“‘楼BA’举办期间,拱墅区以武林广场为核心场地,打造‘体育+商业’沉浸式消费场景。通过演出活动、消费券发放等举措,提振消费。”拱墅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俊介绍,比赛期间武林广场日均人流量达3万人次,较平时增长200%以上,拉动武林商圈销售额增长12.5%。
随着一场场比赛的落地,赛事在拱墅区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引流聚气的“新载体”。
2025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带动武林商圈商场客流同比增长30%;2025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举办时,场馆周边的咖啡店营业额较平时增长40%……以赛事为纽带,拱墅还将在今年举办百余场规模不等的促消费活动,持续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创新互联 激发消费新动能
广西藤县:“新电力”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
广西藤县 “新电力”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走进广西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放眼望去,成片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太阳辐射能正转换为清洁绿电,为企业带来收益。清洁能源已成为园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园区内的广西蒙娜丽莎85MW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目前广西电力单体容量最大、面积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平均发电量超800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5万吨,有效减少碳排放。在大力推进风电项目的同时,藤县还充分利用广阔的屋顶空间,抓住入选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契机,全面挖掘工业厂房屋顶潜力,专项规划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布局,并大幅简化并网流程
运河边夜色渐浓,远洋乐堤港户外中心广场上的“楽市”市集主题街区迎来一天中最喧闹的时刻。大学生琪琪正拍照打卡:“这些市集小屋太可爱了,像走进了动画片。”
从手作工坊到网红美食,从潮流快闪到音乐演出,该街区在传统的商圈模式中融入丰富的体验场景。“‘楽市’于2025年8月启动,我们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社交场域。”远洋乐堤港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样的创新实践,并非孤例。近年来,拱墅区紧跟潮流推动商圈的迭代发展。
“不仅要唤回老杭州人的记忆,更要创造国际化的消费体验。”拱墅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正大力发展IP经济、首发经济、“谷子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消费业态。
2024年,拱墅区引进各类市级以上首店165家,2025年还将引进国内外各类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2025年1-8月拱墅区餐饮营业额增速达9.4%,排名全市第一。
随着新消费场景的不断迭代,商圈间的互联融合也正打破边界,串起拱墅区的商业新图景。
“我们不断加强商圈的空间贯通、业态联动。”拱墅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恒隆广场、杭州中心、杭州大厦中央商城等重要商业节点将实现无缝衔接,并与中山路、百井坊巷等特色街巷有机串联。
楼宇协同 构建服务新生态
职场精英在“楼BA”赛场上奔跑拼抢;街头市集点亮夜晚的消费热度;各大商圈串起一片繁华景象……这些热闹场景的背后,离不开拱墅持续推进商务社区建设所提供的系统支撑。
作为浙江商贸强区,拱墅区在发展中也面临商圈统筹治理难、企业需求对接散、区域产业发展慢等挑战。早在2009年,拱墅区便开启楼宇社区探索,尝试破解堵点。2022年6月,拱墅区在新天地商圈成立全省首个商务社区,实现企业办事从“跑几公里”到“门口办”“楼下办”。
“目前,通过有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楼宇的闲置区域,拱墅区形成了以区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商务社区服务中心为节点、覆盖上百个楼宇驿站的服务网络。”拱墅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楼宇治理中,拱墅区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吸纳企业代表、产权方和物业方共同参与,让“楼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成为现实。
截至目前,拱墅区秉持“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理念,已建成30个商务社区,覆盖楼宇478幢,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2025年以来,拱墅区共收集涉企问题1038个,已办结1038个,办结率100%。(张璇)